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热点新闻 > >

新时代乡村振兴背景下浅谈未来楮楼村发展

来源:本站综合| 2023-06-16 21:41:09

摘 要:2023年4月下旬,全国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视频培训会议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快步走向前列并取得优秀成绩的村书记,他们的发言和成功案例分享让我有了更深的感触,更深刻的启发,更加清晰的思路,对我今后在村里开展工作,发展方向具有重大意义。今后楮楼村在立足本土条件、突破瓶颈、争优创先的发展道路上必须坚持“组织强、乡村美、产业兴、村民富、民风正”的方针,实现既有“面子”,又有“里子”。

关 键 词:新时代  乡村振兴  楮楼村  未来发展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无意间脑海里浮现学生时代背诵过的这首现代乡愁诗。也许是巨蟹座的人总喜欢把内心的情感沉淀在心灵的深处,我是一个故乡情特浓的人,从学子到游子,始终对养育我的这片故土爱的深沉。

故乡是个很神奇的地方,即使外面的世界多么华丽精彩,偶尔总想回来看望他;纵使自己对它有着数不尽的槽点,也不容许别人说他一点坏话。莫言曾说过:“故乡是拼命想逃离,却又最靠近心灵的地方”。你在这里生活的时候,千方百计的想逃离他,希望永远不要回来,一旦离开后,发现自己和他有着千丝万缕的挣脱不了的关系。乡土的简单朴实,承载着他给予我们的爱,那么的纯净、无私、包容,这就是我们不断离开,又不断返回的源泉。

都市化潮流时代,自身的不同追求以及各方面因素考量,对于故乡有人选择忍痛离开,也许一去就是一生,扎根异乡;有人选择咬牙坚守,也许一回就是一世,固守家园。有句话讲的好,学习更多的知识不是让你离开贫穷的家乡,而是让你的家乡不再贫穷。我也希望村里有更多的青年大学生和企业家能够投身家乡的建设,共同创造更美丽的乡村。从学子到游子再到返乡扎根基层工作,怀着对乡土这份浓厚的情感,久疏文词的我重拾笔锋,着重构思,浅谈未来楮楼村的面貌。

基本村情

福建省福鼎市管阳镇楮楼村是地处闽浙交界的一个行政村,位于鼎、柘、泰三县市交界处,距离管阳镇15公里,下辖7个自然村,人口485户1826人,是福建省第五轮省级扶贫开发重点村,现为市下派第一书记驻点村,也是革命老区基点村。村里以茶叶、地瓜、太子参、地瓜粉丝等为主要产业,青壮年以外出务工为主要收入来源;村内红色文化和旅游资源丰富,现有古建筑4座、红色遗址1处、各类古迹5处。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5.25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万元。

现有村“两委”干部5名,其中女性1名,本科以上学历2名,高中以上学历3名,村后备干部2名,全村党员共37名。

2020年被评为省级传统村落

2020年荣获福鼎市第十四届文明村

2022年荣获第十五届宁德市级文明村

2022年荣获福建省森林村庄称号

正   文

自2017年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举国上下掀起了建设美丽乡村的巨大浪潮,大家牟足了劲,撸起袖子加油干,如今的乡村,不再是贫穷、落后、脏乱差的代名词,而是新村换旧颜,如雨后春笋般,崭露头角,摆脱绝对贫困,取得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的伟大胜利。

2023年4月下旬,全国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视频培训会议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快步走向前列并取得优秀成绩的村书记,他们的发言和成功案例分享让我有了更深的感触,更深刻的启发,更加清晰的思路,对我今后在村里开展工作,发展方向具有重大意义。今后楮楼村在立足本土条件、突破瓶颈、争优创先的发展道路上必须坚持“组织强、乡村美、产业兴、村民富、民风正”的方针,实现既有“面子”,又有“里子”。

一、组织强。

乡村富不富,关键党支部,支部强不强,要看“领头羊”,基层党支部作为党组织工作最基础的一个单位,关系着各项工作的开展,也关系着党中央乡村振兴战略的执行力度。农村工作细琐,应该是所有担任过村干部的人有的真切感受,这里的细琐,体现在你要面对全村村民的生活、生产等大小问题,面对村民之间的利益矛盾纠纷调解,面对村内所有自然村的协调发展,面对村委与族群之间的关系……村委要想干点事情出来,实属不易,毕竟不是行政单位,往往处理着超过本身权力范围的事情,就容易引起误会与矛盾。所以,村委需要的是一个组织协调能力以及执行力强的团队,虽说现在倡导年轻化的领导班子,我倒觉得有担当、有责任心更重要,遇到事情不是相互推诿,觉得自己也是选举上来的,一边拿着工资,一句“我不知道”、“做不来”等理由搪塞工作;村委成员不在多,而在精,这点也是目前党委和政府开展乡村两委改革的一个关键所在。此外,村两委一定要有一个有想法、敢行动的核心,那就是支部书记,一个没有想法,瞻前顾后,这届没结束想着下一届怎么连任,被宗族势力所左右的支部书记,永远只为某部分人服务,那这个村只会坠入贫困的深渊。

财务透明,村务公开,办事公正,廉洁奉公,这是我在2021年村委换届选举演讲说的一个宗旨,也是我在岗期间的检验支部强不强的一个标杆。党支部在开展各项工作中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是村民的拥护和配合,始终都要以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样才能在一次次的工作中累积威望,收拢民心。

二、乡村美

楮楼村地处闽浙两省三县市交汇处,四通八达,山清水秀,景色迷人,人文历史悠久,这是得天独厚的优势,也是我们发展特色产业的基础。许多慕名而来的朋友,一眼见到楮楼,无不被他的魅力所吸引,纷纷惊叹在此深山僻壤处竟隐藏着一块“瑰宝”。的确,很难找得到一个村庄的生活区可以贴近如此宽的溪流,而且流域地貌奇特,怪石嶙峋,两岸古树名木众多,南国枫树林的壮丽景象每年都会吸引众多摄影爱好前来采风,村内两处沉积形成的鹅软石滩是闽东目前最大的鹅软石滩地,衔接两岸的明代碇步桥更是锦上添花,每逢节假日就有四面八方的好友前来游玩。地处两省交界处,楮楼自古就有官道,是古人贸易往来的必经之路,如今虽不是交通要塞,但历史也给这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现如今众多古宅成了文物保护单位,2020年被评为省级传统村落,同时也是革命老区基点村,近几年随着美丽乡村的建设,老区村旧颜换新貌,游客纷至沓来。等等这些外在的“美”已经让楮楼搭建起乡村旅游的雏形,往后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加大力度宣传,比如可以联合市相关协会举办活动,邀请摄影爱好者拍摄精美的短视频,让更多的人看到我们村的美景,带动客流量;还可以以各类花卉树木为主形成季节性旅游特色。

今后将继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一是立足传统古村落建设,保护好古树、古街、古民居、古炮台等;二是以美丽乡村整治村建设为契机,把美丽乡村建设与古村落旅游开发相结合,围绕“保护性建设,建设性保护”主体思路,结合镇党委提出的“山水画廊、忆古楮楼”的目标定位,以门前的这条“母亲河”做文章,打造“河岸文化”,家家户户树立环保意识,做好房前屋后的卫生,建设宜居、宜游的新农村。

三、产业兴

农村处处是黄金,看你用心不用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方针,通过党建引领,党支部领办,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宁可慢一点,也要好一点的工作态度。楮楼村除了继续加强茶产业为主体的主导产业,还可以依托本身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优势,招商引资,村企合作,围绕种植业、养殖业、乡村旅游、乡村美食产业,融入乡村康养、广告传媒、农副产品销售等商业运营体系带动村集体、合作社、种养殖户、村民共同发展只有产业兴,乡村旅游才能更好地发展起来,才能带动游客消费,那种产生不了任何效益,只是走马观花一圈游,反倒给村里制造各种垃圾污染,破坏环境,增加村委环保负担地表面工程一概摒弃;只有产业兴,村财收入才能壮大,村委说话才有底气,村内的一些小型基础设施建设也可以说干就干,摆脱“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境,并且从另一方面也能提升村委对的威望和公信力,百姓愿意相信村委,营造和谐氛围,各项事业也能更好的实施;

不过所有这一切美好憧憬的前提都要有便利的交通,楮楼村地理位置优越,四通八达,但都只是弯弯曲曲的小路,至今没有一条像样的通村公路,大家常说,楮楼老宅这么多,一旦发生火灾,救火车都开不进来。本该条条大路通楮楼,如今却落入一个尴尬的局面,个中缘由值得深思。交通一天不解决,楮楼永远都是穷乡僻壤,再美也只能孤芳自赏。当下,无论从哪个方向走,先开辟出一条6.5米宽的乡道,产兴业才能看到希望。

除了解决通村的公路,内部的机耕路修建也是农业发展的重点工作。农业的机械化、现代化、智能化无疑是新时代乡村产业振兴的趋势,也决定了谁能乡村振兴的竞争中在赢得排头兵的位置。楮楼村现有5条机耕路,总长度8公里,但都是土路,一到下雨天气,泥泞不堪,不但阻碍了生产,还存在安全隐患。所以,今后楮楼村要逐年着力解决村内生产道路的硬化问题,既能给农业生产带来动力,又做了群众喜闻乐见的事,众望所归,两全其美!

四、村民富

维护广大村民的根本利益、促进共同富裕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引进外资,让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不仅可以壮大村集体收入,还能够改变因城镇化引起的人口流失造成空心村问题,促进全村人民的共同富裕。近些年乡村旅游成了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新路径,让当地村民直接参与到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中,引导改变乡村经济发展模式。

首先,挖掘乡村美食,让游客有所食。伴随着城市生活的富足,城市人的肠胃在经历了大鱼大肉的“洗礼”之后,越来越青睐乡村美食的“生态自然”和“简单朴实”,乡村美食对游客的吸引力远远超过了大家的想象。美食就是一种动力,为了满足味觉的享受,“千里迢迢”地赶到乡村品尝特色的乡村美食,“吃”成为了到乡村去的原动力。当下楮楼村已经有稳定成熟的农家乐,接下来发挥特色美食的带动优势,使得乡村美食成为拉动乡村经济、带动旅游发展的重要抓手。

第二,开发乡村宜居民宿,让游客有所住。住惯了城里的高楼大厦,偶尔体验一下乡村土著生活也是相当惬意的事情,不仅能让人短暂远离城市的喧嚣,愉悦身心,放松情绪。前期可以挑选几户作为试点运营,打造几间精品客房,或者择合适位置建设泡沫屋和集装箱屋,这些都是当下深受年轻人喜爱的旅游方式。

第三,展示特色农副产品,让游客有所留。既可以打造“户户皆商铺”的模式,也可以和平台合作直播带货。楮楼是一个以茶叶产业(福鼎白茶)为主的村落,让游客在玩的同时能买到价格美丽,品质优越的福鼎白茶,借此机会还可以壮大茶旅规模;此外,当地马铃薯、地瓜、太子参等种植业丰富,由这些农产品制作出来的干货也是种类繁多,线上线下皆可进行销售;养殖业方面,楮楼村几乎家家都养有土鸡土鸭,这也能给农户带来不少收益。

只有立足当地的特色,结合实际去创造致富的点子,把带动全村人民创收增收落到实处,才能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带头人,赢得广大群众的支持与认可。接下来我将和企业合作,打造村干部直播间,挖掘村里特色农产品,比如地瓜粉、笋干等初加工产品,带“货”进入直播平台前期选择几个农户作为货源供应方,试探性进行网络销售,后期逐渐扩大合作的农户,以此慢慢带动更多的村民加入进来,带领村民创收增收。

五、民风正

一个有底蕴的村要有文明来支撑,狠抓乡风文明建设,提高村民的文明素养,“以制度管人,以流程办事”,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在村委工作一年多,让我感受最深的是许多村民习惯性地把七八九十年代的思想带过来,过去那些“我有人”、“走关系”等侥幸心理还在某些人群中活跃,在信息化、科技化、法制化时代缺乏与时俱进的觉悟。当然,靠着人际关系确实在某些小事方面博取便利,但是在大规则面前,谁也不敢触碰这根“红线”,因此,每个人在做某个事情之前就要想到是否违背了宗旨。其次,就是小农思想还占据着主导思想,虽说现在群众的整体素质提高,环保意识逐步增强,不过仅限于“自家门口”,一旦“出圈”,还是没有把村当做自己的“家”,未来还是需要将环保意识从自扫门前雪上升到建设家园靠大家!

每个时期都存在主要矛盾,也可以说有人在的地方就有矛盾存在,只是工作的重点换了,大家的角色不一样了,并不是村民说的“现在村委闲了,没了计划生育,现在国家都有大量的资金下来,只要做好建设就行”。如果说以前计划生育和粮食统购统销是主要矛盾,那么当下农村的主要矛盾就是土地的非粮化和非农化,从处理违建这块可见一斑。一旦出现卫片的情况,村委会、执法部门、村民三者之间总是进入一个彼此耗时耗力的阶段,从而给村委工作带来更多负担,毕竟要在法规和群众利益之间做一个平衡。

在制度越来越完善的大背景下,一切的流程都将依规依据,现如今旧房新建、困难救助申请、设施用地审批等都要严格落实,并接受监督。所以,村民一切的事项的审批都要合法合规,让群众知法守法,而不是自认为可以做,将身份证、户口本、医保卡等证件扔给村干部,想着这一切就是理所应当为他服务,就坐等结果,不会感受到这中间办理手续的繁锁与辛苦,倒头来要是审核不通过反而怪村委没有真心真意帮忙。新时代民风正绝对是乡村振兴不可忽略。

尾  言

组织强、乡村美、产业兴、村民富、民风正。这不是一句口号,更不是高高在上的理论殿堂,而是一种需要每一位村民刻在骨子里的认知,乡村振兴需要民心一致,楮楼的硬件基础已经很好了,需要科学性、可行性地制定村庄规划,摒弃私利,以公心去筹划整个村的发展;每次上级配套下来的项目资金,要牢牢把握住,项目做下来都是好事情,如果都是阻挠项目落地,不但错失发展机会,还会引起上级领导的反感,恶性循环,再好的基础最终也只会是烂摊子。楮楼的发展不是我们这代人说了算,更不是小部分人把控得了的,我们能做的就是给下一代打好基础,现在的点点滴滴,都是未来的框架。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一些粗浅认识和想法,有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希望楮楼的明天更美好!

作者简介:

马征,1991年出生,性别:男,籍贯:福建福鼎,民族:汉,学历:大学本科,学士学位;工作单位:福建省福鼎市管阳镇楮楼村民委员会;职称:楮楼村党支部书记


(责任编辑:任远)
分享到: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视新闻)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

新闻推荐